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什么意思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( 二 )


第二句“流响出疏桐”写蝉的声音,梧桐是高树,用“疏”反衬树高,“流响”写蝉声的长鸣不已 。“出”写蝉声传出,把蝉声意象化 。前两句写蝉的实象,又隐约暗含比兴,对后面两句起到铺垫作用 。

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什么意思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

文章插图
(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)
后两句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籍秋风”是本诗的核心,是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,它在上两句的描述基础上生发议论 。蝉声远传的原因,一般认为是秋风的传送之力,诗人却认为这是因为蝉“居高”的原因,居高自能致远 。这是诗人对品性的强调,即立身品格高洁的人,并不需要外在的凭籍(比如权势、官位,贵人的帮助等),声名自能远播 。古代文人更看重人的品格,这是古代文人的价值核心(这其实也儒家的价值评判参照系),他们认为传名后世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个人的品质和才学,比如曹丕在他的《典论.论文》里说:“是以古之作者,寄身于翰墨,见意于篇籍,不假良史之辞,不托飞驰之势,而声名自传于后”古人认为:所谓的成功人士,有真正的传世佳作或高洁的品格,就不需要史学家们的赞扬,也不需要依托强硬的势力,声名自然会传到后世,中国文人的价值体系是一致的 。
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什么意思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】(【唐诗闲读】之2,图片来自 *** )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