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安石谥号


王安石谥号

文章插图
王安石的谥号是文 。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 。抚州临川(今江西省抚州市)人 。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 。
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 。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 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 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 。一年后,被神宗再次起用,旋即又罢相,退居江宁 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,享年六十六岁 。累赠为太傅、舒王,谥号“文”,世称王文公 。
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。在哲学上,他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。
在文学上,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 。其散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论点鲜明,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;其诗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风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;其词写物咏怀吊古,意境空阔苍茫,形象淡远纯朴 。有《临川集》等著作存世 。
王安石谥号为“文公”
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 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 。其诗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善于用典故,风格遒劲有力,警辟精绝,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。著有《临川先生文集》,现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,著名散文《游褒禅山记》 。
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,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,创作除了春风有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千古佳句其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,发动了王安石变法,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,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王安石的别称,希望对你有帮助 。
王安石的别称
称呼一:临川先生
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在抚州临川,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临川人,所以人们常常以其地名称呼王安石,称为临川先生 。
称呼二:拗相公
这称呼来自于王安石的性格,历史上的王安石是个固执己见的人,在他的世界里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,而且性格执拗到就算错了他也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。所以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时候,跳出了很多反对的声音,这反对的声音反而成为了王安石坚定变法的动力与决心 。其政敌司马光等人也对其评价:不晓事,又执拗耳 。包括变法后期,造成了一些列的不好后果,给人民带来了灾难,世人对其很是痛恨,于是为其取绰号拗相公 。
称呼三:荆文公
这和王安石的封号与谥号有关,王安石被宋神宗封为荆国公,死后谥号为文,所以人们又以荆文公称呼 。
称呼四:王文公
【王安石谥号】这是根据其谥号相称,王安石死后谥号为文,所以人们称之为王文公 。
称呼五:王舒公
曾被封为舒国公,所以人称王舒公 。
称呼六:半山先生
这是王安石的号,王安石字介普,号半山,所以人们也常以半山先生或者介普先生来称呼王安石 。
王安石的年谱介绍
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,北宋已经开始有了年谱的普及 。
1021年,也就是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,王安石一岁
11月12日于江西抚州出生
1030年,仁宗天圣八年庚午,王安石10岁
王安石父亲王益调到韶州任殿中丞知,王安石随其前往 。
1033年,明道二年癸酉,王安石13岁
王安石随同其父亲回到抚州临川参加祖母的葬礼
1036年,景祐三年丙子,王安石16岁
服丧期满,王安石父上京,王安石随同 。
1037年,景祐四年丁丑,王安石17岁
王安石父任通判,王安石随同 。
1039年,宝元二年己卯,王安石19岁
王安石之父,在任上去世
1042年,庆历二年壬午,王安石22岁
王安石参加科举中进士,同年任职淮南节度判官 。
1046年,庆历六年丙戌,王安石26岁
任职期满,王安石不愿上京升值,自愿请求担任鄞县知县 。
1051年,皇祐三年辛卯,王安石31岁
任舒州通判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