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学围棋 孩子学围棋一年多少钱( 二 )


四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
现在学龄前的孩子普遍好动 , 既然好动 , 最好让他们静下来 , 找一种能定性的游戏来玩一下 。
通过我的实践 , 围棋对治疗孩子这一毛病 , 还是很有效果的 。
比如一个男孩子特别好动 , 上围棋课 , 他不在椅子上坐着 , 批评他几次都不管用——那真是静不下来 。
然而 , 一年半以后 , 他居然能在棋盘前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。围棋对这个孩子会有这样大的变化 , 这是家长当初没有想到的 。


围棋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到底有什么样或什么程度的改变 , 还没有科学家给出答案 。但是通过围棋教学 , 围棋对提高孩子注意力方面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。
五、增强抗挫能力
现在的小孩子是在“娇生惯养”中成长起来的一代 , 在家都是“小皇帝”、“小公主” 。
家里面的过份宠爱 , 给孩子完成社会化角色转换带来一定的阻碍 。“一点委屈也不能受”的孩子 , 怎么在将来的社会中立足?
孩子有没有韧性、能不能承受住挫折 , 这是对他们心理的一种考验 。
围棋中有一句话:人生如棋 , 棋如人生 。下棋多年 , 我对此感觉颇深 。
比如:围棋规则是空盘开局 , 这就好比人刚生下来 , 一张白纸;随着棋子越下越多 , 而且下过的子不能再移动 , 除非这个子死掉才能从棋盘上拿走 , 这就好比人做了许多事情 , 做过了就不能再改变 , 而只能以后尽量的去弥补 。
六、提高应变能力
围棋里边的“问题”实在是太多啦 , 比如:连接、切断、封锁、出头、压迫、做活、杀棋、吃子、围地、破空、逃跑、攻击、布局……
许多“问题”还不是孤立的 , 子和子是有联系的 , 还跟全局形势有关联 。
随着孩子学棋日久 , 他们分析问题、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全面的锻炼 。因为做事要“三思而后行” , 要讲方法 , 从围棋入门课就会教他们许多“方法” 。
一盘棋自始至终 , 一般双方要经过几次大的战役 , 胜负才能见分晓 。
在处理局部问题的时候 , 还要求孩子要有“大局观” , 纵然局部得利 , 可全局受损 , 也是不可取的 。
七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
这一点特别重要 。在我们的社会教育中 , 家长们都知道:德育几乎是空白 。
现在的孩子还不如中国古代从小就背《三字经》、《增广贤文》、《朱子家训》什么的 , 知道一些道理 。现在学校学的许多知识都跟道德扯不上边 。

下棋如做人 , 棋品如人品 , 围棋里边的德育内容是很丰富的 。比如:围棋贤明、理性 , 不能任性 。你自己想怎样就怎样 , 这样是不行的 。
棋是两个人下的 , 你自己的棋怎么下 , 往往是要考虑对方怎样应才能成立的 , 任性常常会使自己受损 。
用通俗一点的话讲 , 就是“换位思考” , 站在别人立场考虑自己的事情 。
八、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
围棋中的计算实在是太多了 , 包括“气”的计算、“死活”的计算和“地盘”的计算 。从开盘到终局 , 无时无处不处在计算之中 。
据说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在日本的一次棋圣战中 , 一步棋考虑3个小时 , 算清一万多个变化后 , 下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 , 最终夺得了最后胜利 。
围棋从某种角度说是比算路的游戏 , 而且它里面的计算比较直观 , 是黑白棋子形状 , 跟珠心算还不同(珠心算比较抽象些) 。
围棋水平越高 , 算路越深 。从刚开始学棋 , 就接触“气”的计算 , 不管多高多低水平的爱好者 , 都能从中得到乐趣 。当然 , 还是水平越高 , 其中的乐趣越大 。
这种边玩边计算的游戏 , 无形之中 , 孩子的计算力就会得到强化 , 这对孩子将来的数理化学习非常有益 。
九、丰富孩子的想象力
面对空旷的棋盘 , 怎样布局?需要的是想象 , 围棋很多时候是凭的经验 , 但没有想象力的人 , 棋艺是无法达到更高境界的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