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在进行高三物理复习时注意学习考试说明,明确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。
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,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。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、各种能力、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。
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,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,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,这一点要坚信 。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,同学们却不易把握,由于受各种参考书的影响,一些用了许多时间去解偏题难题,复习效果并不好 。
因此在进行高三物理复习大家在阅读考试说明时,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,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 。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,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,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,平时就没必要去解加速度不等的问题 。
同理,在电磁感应现象里,不可能出现给电容器逐渐充电的电磁感应电路,也不需要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。有的同学担心高考时会出现一些难题,如平时不做大量的高难度的题,考试时会不会出现失误 。
其实,高考试题中易、中、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∶5∶2,个别试题稍难一些主要是为重点大学的重点科系选才用,对绝大多数同学能否考上没有影响 。何况难题均是难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、解题技巧等方面,绝不会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,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。
高三物理教学计划4
转眼间,短暂的一学期时光又即将过去 。本学期我执教高三1、2、3班物理选修课,本人能按照教学计划,认真备课、上课、听课、评课,及时批改试卷、讲评试卷,做好课后辅导工作,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。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,取得更好的成绩,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,努力完成教学进度
二、加强高考研讨,实现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
本学期,物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较灵活 。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、教学内容的选择、教法学法的设计、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,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。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:一是商讨综合科的`教学内容,确定教学知识点和练习 。二是针对物理课上的教学问题展开研讨,制定和及时调整对策,强调统一行动 。另外,到外校取经,借鉴外校老师的经验,听取他们对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力求效果明显 。三是多向老教师学习,多听他们的课,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,加强交流,取长补短,不断改进教学水平
三、对尖子生时时关注,不断鼓励 。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,更要多给一点热爱、多一点鼓励、多一点微笑
四、经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,让他们远离学习上的困扰,轻松迎战高考
五、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,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、难点
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分力、电、光、热、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。
力学是基础,电学与热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与力学相结合的,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,以便在复杂问题中灵活应用 。力学可分为静力学、运动学、动力学以及振动和波 。
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,只要选择恰当的物体,认真分析物体受力,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即可 。
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运动 。基本概念中,要区分位移与路程,速度与速率,速度、速度变化与加速度 。几种运动中,最简单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,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直接解决;稍复杂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,只要将运动正交分解为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后,再运用匀变速公式即可 。对于匀速圆周运动,要知道,它既不是匀速运动(速度方向不断改变),也不是匀变速运动(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),解决它要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。
力学中最为复杂的是动力学部分,但是只要清楚动力学的3对主要矛盾:力与加速度、冲量与动量变化和功与能量变化,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恰当途径,许多问题可比较快捷地解决 。
振动和波是选考内容,这一部分是建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之上的,只不过加入了振动与波的一些特性,例如运动的周期性(解题时要注意通解,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个),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等 。
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,可分为:静电、恒定电流、电与磁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、电磁波5部分 。
推荐阅读
-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计划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计划
-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7篇
- 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七篇
-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模板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七篇
-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计划5篇
- 中学劳动课教学计划 中学物理课教学计划5篇
- 中学物理教师德育教学计划5篇
- 中学物理教师学期教学计划5篇
-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总结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总结
-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方案